台灣台南|鹽水|蜂炮開炸慶元宵 走過平安橋消災解厄


霹靂啪啦的鞭炮聲響徹雲霄
從煙霧中射出一條又一條閃電似的火光
轟隆隆的巨響此起彼落,夜空中五光十色
彷彿整個小鎮都在這一片璀璨中炸開了

武廟啟炮,一整串燃燒的鞭炮像布簾般揭開序幕

所謂「北天燈、南蜂炮」,台灣的元宵慶典在北部是平溪放天燈,而在南部最有名的就是鹽水蜂炮,不但名列「世界三大民俗慶典」,也被澳洲媒體評為「全球十大最危險祭典」。

蜂炮施放範圍擴及整個鹽水,首先由武廟啟炮打頭陣,接著神轎出發分成不同路線繞境,街上有蜂炮城的地方會掛上文衡帝君的紅燈籠作為標誌。當神轎沿路行經住家或廟宇時,信徒就會推出原本放在屋內或帳棚內保護區的炮城,依習俗親自謝燒還願並點燃放炮。這樣萬炮齊發的景象有如蜂群傾巢而出,所以被稱作「蜂炮」。

元宵夜鞭炮聲漫天震響,此起彼落,整個鹽水小鎮就這樣籠罩在煙霧瀰漫的五光十色中,既璀璨又混亂。
小鎮天空時不時出現火光四射的景象

走在街上每隔幾段就會遇到煙硝

有關鹽水蜂炮的起源眾說紛紜,大致分成「反清復明」、「戲鬥煙火」、「歡迎嘉慶」和「驅除瘟疫」等四種說法,目前以最後一種最廣為流傳。

傳說在清朝末年,鹽水地區發生長達二十五年的瘟疫,導致人口減少、經濟蕭條。鹽水的紳商們商議後,決定請武廟的關聖帝君出巡,遶境保平安。遶境時利用「爆竹伏瘟」,沿路煙火鞭炮齊放,用硫磺煙硝把鹽水徹底消毒 一遍後,瘟疫就突然消失了。為了感念神恩,所以接下來每年元宵關聖帝君遶境時都會施放鞭炮,也就是現在赫赫有名的蜂炮盛會。

這個傳說乍聽之下跟其他神話沒什麼不同,但後來有人以科學角度推論,發現可能是鞭炮成分中的硫磺和鞭炮火藥燃燒後的產物發揮了消毒作用,才成功驅除了瘟疫。而經過多年演變,才發展出現今以沖天炮為主的形式。
路邊的三角錐也插上了沖天炮

炮城就這樣直接擺在路邊

仔細觀察會發現,鹽水蜂炮所用的沖天炮跟平常的略有差異,原本的塑膠外殼居然全都改成紙捲。這是因為炸蜂炮容易傷人,燒熔了的塑膠嵌進皮膚內尤其嚴重,所以後來一律改為紙捲,炮頭也都朝上以減低傷害。
沖天炮的外殼改為紙捲

炮頭全都盡量朝上避免炸傷人

***
由於蜂炮會像蜂群一樣到處亂竄,身上只要有空隙就有可能被鞭炮鑽進去而炸傷,所以主辦單位一再宣導要全副武裝並保持安全距離。體驗蜂炮的裝備主要有:頭部全罩式安全帽、口罩、圍巾或溼毛巾貼在脖頸、棉厚外套、長褲、手套、運動鞋等。衣物材質都盡量以厚實棉質為主,以免發生危險。
街上可以看到很多蜂炮裝備的警示標語

標準著裝下來其實就像消防員的服裝,不過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這麼齊全,在現場也看到各式不同裝扮,除了有爸爸用塑膠片幫小孩從四面八方遮起來,還有容納一家大小的移動式塑膠棚,還有人帶著兔耳朵、在外衣上貼「旺」字」或是插日本國旗等等,非常有創意。
體驗蜂炮的標準著裝:消防員風格

容納一家大小的移動式塑膠棚,前方男子背上有旺字

爸爸現場直接幫小孩包上塑膠片

附近也有攤販出售蜂炮裝備,大家真的很會做生意呢

這次因為工作關係來到施放現場,本來想上網租借蜂炮裝備方便近距離體驗蜂炮,但說歸說心裡其實還是有點害怕,結果這一拖延就錯失了租借的機會,只好盡量自救:除了安全帽和圍巾手套,牛仔外套、牛仔褲和登山靴,感覺好復古風哈哈
準備和同事前往武廟拍攝啟炮儀式

***
為了拍到啟炮的儀式,我們決定在武廟待機,之後再看情況跟著神轎去繞境。表訂晚間六點半啟炮,我們提前一個多小時來到武廟,發現現場早已擠滿了許多人,需要撥開重重人群才能移動。
人潮洶湧的武廟廣場

我們依照習俗,在起炮前先到廟內向關帝爺拜拜祈福。這一天的武廟非常熱鬧,大家一個接著一個或跪拜或燃香,眼裡放著精光,深深俯首向神明行禮。至於我,則是努力用手臂夾著安全帽和攝影機,雙手合十點起心香,默默祝禱。參拜方式不同,但虔敬的心不變,相信關帝爺不會介意的。
大家擎著香向關帝爺敬拜

擺在廟外的關帝爺

廟內祈福的人潮也是來來去去

準備出發遶境的神轎待機中

神壇前香煙裊裊 像人們的祈願直達天廳

抬神轎的人一定要全副武裝

***
啟炮前剛好有人昏倒送醫,所以儀式實際開始的時間是在晚間七點左右。先是一連串如布幕般的鞭炮散發出火光,接著炸出一支支的蜂炮,只看到神轎陸續前進,在炮城前方不停晃動,接受蜂炮的衝擊洗禮。大家前胸貼後背,一起接受蜂炮一波又一波的巨大威力,有些人開始躲到神轎後方或隱身騎樓樑柱,但也有更大一群人不斷擠進搖滾區,隨著炮聲跳動,驚險刺激。
啟炮儀式開始 出現如布簾般的火光

蜂炮開炸啦

因為裝備不足,加上相機鏡頭沒有保護,我們選擇背靠著廟牆,在離炮城有一段距離的地方拍攝。雖然應該算是安全區域,但我還是被流炮擊中了四、五次,當下只覺得突然一陣刺痛,幸好只持續了幾秒就什麼沒感覺了,果然裝備很重要。
遠處的蜂炮搖滾區完全壟罩在煙霧裡

蜂炮炸完後還有煙火收尾

在搖滾區體驗蜂炮有一點要注意,絕對不能站在神轎和蜂炮城間「擋蜂」,畢竟施放鞭炮目的是敬獻給轎內神明,而不是讓大家以娛樂性質角度去享受炮火。擋蜂不僅破壞神轎收蜂習俗,對炮城主人和神轎無禮,還會間接造成蜂炮亂竄或燃燒的危險。應該要站在神轎側面或後方,一起接受蜂炮洗禮,新的一年才會有好兆頭哦!
放完蜂炮的武廟 滿地炮屑可以想見炸蜂炮的威力

***
因為蜂炮實在太震撼,我們決定不跟著神轎繞境,改在武廟周邊逛逛就好。廟旁一座帳篷裡掛滿了各式手繪燈籠,有點類似普濟殿花燈,前方特地擺了一個正反兩面各寫著「點竅門」和「開智慧」的大黃燈籠,讓人很好奇葫蘆裡裝的是什麼。
手繪燈籠開運祈願

「點竅門」是指走過這個鳥居就能開竅嗎

走過點竅門,前方出現了一座橋──七星平安橋,但橋似乎沒有開放,只見上頭坐了一個人,正在整理東西。就在我們打算離開之際,上頭的男子突然開始拋禮物(?),像是糖果、小玩偶、彩球仙女棒和椪柑等。一開始就站在橋旁的我們幸運接到一隻恐龍玩偶,接著就被陸續趕來的人群擠到後方,每個人都使盡全力伸長了手,希望能拿到神明祝福的小禮物。
平安橋側面的彩繪

開始拋禮物時間

我一路從右邊被擠到左邊,大家的手都伸得好長

幸運拿到的厭世臉(?)恐龍 決定掛在公務車上祈福

七星橋又稱為「七星燈」或「平安橋」,是一種不夾雜任何宗教功能,只是純粹為了消災解厄而設計的祭儀,普遍存在於民間各類的廟會中。「七星」指的是「北斗七星」。深受古典小說影響,星君思維大致源於「星神就是文官武將神魂」的觀念,所以有消災解厄的神力。七星橋的搭設,每個地方不盡相同,一般都是廟宇發揮巧思製作的一座木橋或拱橋。

既然是一座橋,應該就能讓人過橋才對。等人潮都集中到鹽水國中體驗壓軸蜂炮時,我特地從主會場繞了回來,想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結果就被工作人員招手來過平安橋了~
過平安橋 從龍門進虎門出

首先拿起自己的生肖 這是自己的替身

帶著生肖和一炷香 跨越橋前方的一盆爐火

跨過爐火後走階梯上橋

向橋上的神明參拜

下橋後把生肖放進盒子,再把香插上香爐就完成啦

***
第一次來到鹽水蜂炮現場,徹底感受到蜂炮在小鎮的重要與熱鬧。除了蜂炮和煙火,武廟外頭也有市集和演唱會,周邊街上也傳出音樂聲和陣陣炮聲,抬起頭還能看到盛放的煙火,據說這些活動會一路持續到凌晨三點才結束,難怪有人說元宵才是鹽水人的過年。

今年元宵夜除了感受蜂炮的震撼,也走過了平安橋,希望關帝爺保佑,在新的一年能夠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武廟外的元宵演唱會

絢爛的煙花點亮了小鎮夜空


參考資料:
《台灣化學教育》臺灣的節慶與化學:鹽水蜂炮

留言

  1. 看完都覺得自己走過一遍了呢XD 後面七里平安橋的活動好酷喔~ 期待能體驗一下! 說不定有厭世龍可拿 蜂炮揪….遠觀就好啦@@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很開心能讓讀者有到此一遊的感覺哈哈~不過原來重點是厭世龍嗎XD

      刪除
  2. 我只能看有關鹽水蜂炮的報導,完全沒有勇氣親自去一趟。之前年年去鹿耳門聖母廟走七星平安橋,走下橋後還有人拿著看起來像木製的小椅子(不知道法器的名稱)在身上前後施法。其實我完全不知道為甚麼要走七星平安橋,就是跟著家裡長輩到廟裡拜一圈。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我也是因為這次看到七星平安橋才去查了一下典故,下次有機會也想去鹿耳門聖母廟,木製小椅子師法感覺很有趣!

      刪除

張貼留言